廣場
-
2020年終專題預告
與你一起,關注一個時代的碎裂與另一個時代的新生。
-
端 x 華爾街日報
疫情推著企業提前邁入未來
受疫情推動,要耗時多年才能完成的商業變革在短短數月就實現了。許多變化一開始只是權宜之計,如今卻可能固定下來,成為常態。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腳下的征途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端 x 華爾街日報
揭秘支撐中國晶片自立雄心的RISC-V技術
在日益受到美國技術出口限制的背景下,一種在美國誕生的、定義計算機處理器工作方式的架構可能成為中國科技公司發展晶片的跳板。
-
小端網絡觀察
小端網絡觀察:你也移民去MeWe嗎?未來香港網絡世界會藍黃分治嗎?
MeWe會成為港人的「應許之地」嗎?
-
端 x 華爾街日報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敦促拜登繼續維持對華關稅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希望拜登政府維持對中國的所有關稅,即使這會提高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價格。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藥到病除的仙丹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端 x 華爾街日報
拜登計劃建立大型聯盟對抗中國,但並非易事
隨著美中關係在許多方面日益緊張,候任總統拜登上任後打算聯合西方民主國家向北京方面廣泛施壓,這與特朗普單幹的做法明顯不同。
-
端 x 華爾街日報
拜登的五大科技優先事項
《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家歸納了新一屆政府及其顧問已表示將優先考慮的五大科技問題,它們可能會對幾乎所有美國人產生影響。
-
小端網絡觀察:「防疫詭異」事件後,台灣網友是否越來越不信任《紐約時報》?
從集資買廣告「讓世界看見」的窗口,到質疑它「立場偏頗報導失真」,台灣人對《紐約時報》的想法是否正在轉變中?
-
端 x 華爾街日報
亞馬遜如何稱霸:通殺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
亞馬遜 CEO 仍帶著創業公司掙扎求生的那股拼勁來管理這家電商巨頭,而這一特質卻漸漸成為亞馬遜發展的不利面。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2020,難解的結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端 x 華爾街日報
中國政府擬縮小馬雲的商業帝國
中國政府正將矛頭對準億萬富豪馬雲,尋求縮小他的科技和金融帝國,並可能在他麾下的企業中持有更多股份。
-
端和你的2020:在數百個交換的故事裏,守住你的小小世界
無論世界怎樣壞,都請守護著這柔軟的一面,讓端做你溫柔的同溫層。
-
小端網絡觀察
小端網絡觀察:鋼琴家傅聰染疫去世,微博網友們為何罵「叛徒死好」?
微博網友為何以「國籍論」與「叛徒論」猛烈抨擊剛剛逝世的傅聰?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紅色藥丸」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讀者來函】無害的衛生巾與激進的經血:大陸需要怎樣的女權行動?
温和與激進的對立本身在所有社會運動中都是常見的,但在中國的環境裏,二者帶來的差異更加巨大。
-
台灣‧疫時生活
疫情之後,我的貨機人生
「腳下是病毒統治的塵世,三萬英呎的雲隙還是天空,曬得皮膚發痛的還是陽光,讓人昏昏欲睡的還是黑夜。」
-
端 x 華爾街日報
一窺疫苗迅速分發背後的冷鏈運輸網絡
在疫苗的分發過程中,一些貨運公司為聯邦快遞和UPS提供了專業化輔助服務,確保這些關鍵藥品能夠安全、及時地送達。
-
2020年,我們曾關注和錯過的故事
我們盤點了2020年最受會員關注的文章和專題,以及這一年的一些新嘗試。
-
為安撫中國監管部門,馬雲曾提出把螞蟻部分業務移交給政府
面臨困境的中國億萬富豪馬雲在11月初試圖修復他與中國政府的關係時,曾提議將麾下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部分移交給中國政府。
-
端 x 華爾街日報
醫生追蹤新型冠狀病毒長期影響,輕症患者亦有出現後遺症乃至殘障
醫生和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病毒會給一些患者帶來持續時間較長的奇特併發症,如嚴重疲勞、心動過速等,嚴重的甚至可能致殘。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陽光下,暗角裏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端 x 華爾街日報
美國高校就此走向衰落?
對許多美國人而言,需要攻讀四年的全日制本科學位因性價比不高,不再像從前那樣成為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