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假資訊·後真相
謠言、假消息、陰謀論,香港如何跌入後真相旋渦?
「事實查核不能改變人們的偏見,除非(假消息)背後的訊息改變了。」
-
影像故事
圍封佐敦:疫情延燒,香港首次封區,鏡頭下的不安日常
圍封前居民連夜撤離,社會輿論質疑區內市民早已進行強制檢測,質疑封區成效。港府稱爭取48小時內完成檢疫。
-
拆解建制
獨家數據:前特首梁振英,如何成為建制最強KOL和政壇狙擊手?
七成貼文轟政治人物團體,名單超兩百人;高舉習近平語錄,追擊教育局。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如何從低民望特首躍變網絡紅人?
-
周梓樂被裁定死因存疑,公眾疑問是否充份解答?
關鍵的是,墮樓前「消失的8秒」,有什麼事情發生在周梓樂身上?
-
周梓樂死因庭
【周梓樂之死】見證者與旁聽師:他們叩問一個陌生年輕人的死亡
香港搞成這樣,總有人要留下來,收拾一切。
-
飛越2020 寫在城市的風景
只是躊躇,根著何處?
-
【重磅影片】2020,為自由付上的
若你問我可否回到以前,其實是遠到見不到,見不到以前的自己。
-
香港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重組後不存續,未來逐一檢討中國研究機構
常務副校長陳金樑表示來中大任職前不知道該中心,同時指中國研究最重要的是研究成果,非學者服務。
-
留下來,或離開:八個香港人的2021決定
被迫面對時代變幻的普通港人,坦誠自己如何找尋出路。
-
12港人案宣判:鄧棨然、喬映瑜分別判有期徒刑三年及兩年 其餘8人判7個月
未成年人黃臨福及廖子文未被起訴,關押逾4個月後,移交香港警方。
-
大灣區航空爭霸:香港會丟失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嗎?
「我承認大灣區的確會帶來好處,問題是,香港是否一定分享得到?」一個灣區,被規劃了三個國際樞紐機場,廣、深誰先跑贏香港?
-
港科大學生周梓樂死因庭新進展:首有片段證黑影墮下,最後訊息曝光
周梓樂事發停車場首次有黑影墮下的片段曝光。死因庭披露周於Telegram發出的最後訊息。醫生證人推斷周墮樓前已失知覺。
-
遭大裁員的有線記者冼程峰:繼續做記者,可以做多久就多久
「我不是說做了很偉大、很曠世的採訪。有線的做法是,不要只講一方面,要去舖陳整件事——這是basic 新聞101。」
-
專訪人權大狀戴啟思:公義並不要求把全部人告到最盡
馳騁法律界半輩子,有人讚譽他人權大狀,有人諷刺他「抗中亂港分子的御用大律師」。他在堅持什麼?如何看法治之死?明年參選嗎?
-
香港,亞洲外媒之都的殞落?
「以前大家傾向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面,這個籃子就是香港,那麼以後可能是把雞蛋放進不同籃子。」
-
周梓樂死因庭第一週:十名警員作供,警方行動說清了嗎?
可以確認的是:周梓樂身處停車場時,警方多次向停車場高層射催淚彈;推測周墮樓時間段內,警察開始進入停車場。
-
拆解建制
紅三代KOL兔主席的香港論述,為何在簡體輿論圈走紅?
一邊聲稱「深入港人內心世界」,一邊斥港人為「政治巨嬰」,百萬粉絲的兔主席怎樣形塑內地人的香港觀感?
-
反修例運動一年
比鯨吞更危險:國安法後,模糊紅線下掙扎的香港學者
「就在國安法落實那一刻,我就決定要回台灣了。」鐵幕突降,刺激了眾人神經,但一切有利控制的因素,其實在劇變之前,早已備好。
-
中大一年之後:消亡與存在
來臨的時候倒是異常的靜。空氣中沒有口號,沒有叫陣的聲音,只有「砰、砰、砰」在響著。
-
查資料有罪?六名香港記者親述調查報導的風險與地雷
穿梭各種資料庫,他們查出官員違建,局長囤地,可能涉及中共高層親屬在港投資的線索。今天,查冊成了佈滿地雷的領域。
-
【重磅影片】制裁風暴,行業積弱,誰能拯救香港製造?
一家百年醬園,一班生產5G時鐘的科研團隊,一名想復興紡織業的設計師。他們是快被淘汰的「死淨種」,抑或還可以努力扳回一城?
-
誰「誹謗」了新加坡總理?
因為在臉書轉發了一條新聞連結,他被李顯龍起訴誹謗。在他身後,是一長串被吿誹謗的人和媒體,至少兩人因無法賠償而破產。
-
前學生動源三成員涉違國安法被捕 鍾翰林被捕前曾計畫往美領館尋庇護
《南華早報》報導,在鍾翰林等三人被捕後,今天下午「另有4名社運人士進入美國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
-
杯葛議會後,「慢必」陳志全:要監察泛民,讓他們不要溜
從乖學生到抗爭議員,八年前他走入議會,既要對付政權和建制派,又想動搖傳統民主派的因循,監督隊友。今天看來,他做到了嗎?